第173章 上钩的东德佬
4月的燕京还是有着一丝凉意。
东德代表团人数很少,只有寥寥数人。
他们抵达燕京后,入住王府井附近的燕京饭店。
打算次日前往位于西郊的半导体研究所。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只有大小猫三两只,稍微叫得出名号的半导体科学家都没在燕京。
这次来的除了穆勒外,还有VEBHalbleiterwerk的技术负责人卡尔·魏斯,他精通半导体工艺。
房间里,魏斯和穆勒闲聊道:「你确定华国人掌握了离子注入技术?」
穆勒不假思索道:「当然不可能。
没有人能够不拆解的情况下,仅仅凭藉拿到收音机就确定它是不是采取了离子注入技术。
也许林教授可以,但我肯定做不到。」
这里是指自由7号坠落,在传闻中,林燃只是通过肉眼看图纸就判断了它有问题,这也成为他传奇故事的组成部分之一。
越懂行越觉得不可思议,怀疑是阿美莉卡的宣传手段。
穆勒接着说:「不过你就不好奇华国同行们为什麽进展这麽快吗?
从自由阵营的中档货,这才短短两年时间,现在推出的已经是自由阵营高端货了。
而且无论是质感还是声音又或者是我们用示波器和半导体分析仪测量它的电晶体电学特性,它表现出来的特质也和我们在学术杂志上了解到的德州仪器生产的不相上下了。
无论从什麽角度出发,我们都应该来探探究竟,看看能不能和华国合作。
尤其在我们要推OGAS的今天,半导体技术对我们而言显得格外重要。」
是否用到了离子注入技术,哪怕用仪器也观测不到,最多从增益丶噪声系数和击穿电压上判断华国造的电晶体比他们要好得多。
表现出了更低的噪声和更高的一致性。
但具体技术细节还是要靠面谈,看对方是否愿意透露。
魏斯听完后无奈道:「你说的没错,我们现在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完成OGAS,我们几乎各项工艺都处于一个落后状态。
不过好在苏俄那边表示会陆续有一批来自矽谷的工程师和来自矽谷的技术资料。」
穆勒惊讶道:「真的假的?」
和单纯的技术人员穆勒比起来,魏斯多少带点管理序列在,知道的信息也更多。
他点头道:「真的,人已经在莫斯科了,这回甘乃迪的死让很多阿美莉卡人都感到失望。
因此苏俄那边抓住时机,给一些倾向于或者有可能倾向于我们的科学家传递了信息,从有回音的那部分里挖来了一些。
据说人已经到莫斯科了。
还是教授影响力大,过去我们提要重视半导体技术,压根没什麽用,过去多少资源力度支持,反应之后依然是多少资源。
而教授提出技术奇点之后,莫斯科那边一下就重视起来。
又是给资源,又是推广OGAS,甚至连KGB都利用起来了。
教授这影响力真的没谁了。
不但能影响白宫,还能影响莫斯科。」魏斯说。
这也是当下所有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们的共识。
也就是现在时代杂志没搞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不然林燃怎麽着也能跑到前二十去,前二十里唯一的非政治家。
「是啊,如果教授在华国工作就好了,我相信如果教授回华国,恐怕柏林没有任何人会反对我们和华国进行技术合作。」穆勒说。
当下环境下,华国和东德的关系比较僵硬。
不过不影响双方仍然有经贸往来,华国继续接着参加莱比锡贸易大会。
正冷经热,依然存在。
东德是熊猫收音机很重要的一个市场。
「这太难了,教授想回华国几乎不可能。」魏斯说完后和穆勒接连苦笑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林燃这种科学家跑到socialism阵营来的难度。
而且还是参与了NASA所有核心项目。
会议室里,双方相对而坐。
会议室整个布置突出一个简单,桌上摆放着技术文档丶水杯和笔记本。
魏斯双手交叉,目光扫过收音机。
穆勒翻阅宣传册。
华国负责对外贸易的翻译张梅则微笑道:
「魏斯先生,穆勒先生,欢迎来到燕京。希望这次访问开启我们之间合作的新篇章。」
穆勒点了点头:「谢谢张女士。我们在莱比锡博览会上见识了贵方的收音机,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今天希望深入了解你们的技术。」
这属于围绕技术的小型会议,只有技术人员和翻译的参与。
魏斯直奔主题道:「李研究员,我们怀疑贵方收音机的电晶体采用了离子注入技术。音质清晰,灵敏度高,这与西方某些工艺相似。是否属实?」
李志强轻抿茶水,掩饰内心波澜,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到底用了什麽技术。
他从之前同行那得知的消息就是,和德意志这边的谈判,多听少说,说的话就打马虎眼,收集到对方的问题和想法之后再做打算。
李志强从容道:「魏斯先生目光敏锐,我们的电晶体确实采用了先进工艺,但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先从整体性能谈起。」
魏斯皱眉,取出技术报告,指着一页:「我们后面测试了你们的收音机,低噪声和高增益特性指向离子注入。
这技术能精确控制掺杂,贵方是否已掌握?」
穆勒缓和气氛补充道:「李先生,我们尊重贵方实力。如果属实,这将是合作良机,推动socialism阵营半导体工业进步。」
主要还是来的人是研究员,所以魏斯和穆勒有些咄咄逼人。
要是来的是黄昆或者谢希德,他们肯定会换一个态度。
李志强与张梅交换眼神。
李志强坦诚但谨慎道:「我们在实验室研究了离子注入,至于它是否用到了离子注入,我不确定,因为我不负责它的量产。」
魏斯眼睛微瞪,手指敲桌,内心略微有些不满。
「能否分享掺杂精度或实验室设备的具体细节?」
李志强微笑道:「小规模尝试而已。具体工艺涉及机密,需更高层面协议。」
魏斯继续敲着桌面:「先生,你不够坦诚。
因为以华国现在的技术实力,是做不到离子注入技术的,我们也尝试过离子注入技术。
它需要需10-200 keV的加速器,能量控制误差需要在1keV以下,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精确调节掺杂深度。
以我对华国的了解,你们的加速器性能能量范围恐怕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吧?
更不考虑需要高解析度的质量分析仪,来确保需高精度磁场或电场能够把特定离子给分离掉,去除杂质离子,确保掺杂的纯度。
这两个设备是华国绕不开的鸿沟。」
张梅在疯狂翻自己提前准备的技术词汇,确保能把对方所说的翻译准确。
毕竟对方语气不太好,她不能引发事故,至少事故的原因不能是自己。
李志强则越听越迷糊,因为他真不懂他们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穆勒诚恳道:「我们理解保密。
但我们希望贵方能够足够坦诚。